新港,有個名叫板頭村的村莊,古地名叫「古笨港」,這個地方曾經也是個繁華的農村,但因環境、時代的變遷而逐漸的沒落,也有年輕人口外流的問題,如今,為了保存當地文化資產,也振興當地經濟,吸引年輕人回流,居民們團結起來,共同打造出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「交趾剪黏藝術村」!
在前往板頭村之前,我們先到了香火鼎盛的新港奉天宮,恰巧遇到龐大的進香團,場面非常的熱鬧!鞭炮蹦出漫天的煙,聲勢驚人。
炙熱的太陽曬的人很不舒服,於是我們在用過餐後,便吃了碗透沁涼的冰!舒緩一下身心!
離開了奉天宮,終於來拜訪今天的主角「板頭村」了,一到這,便看到眾多的人潮,也看到了沿街的藝術造景,全都是用陶瓷剪黏藝術做成的,非常的具有特色!
嘉義新港板頭村的「交趾剪黏藝術村」真的是個非常用心規劃、值得推薦給友人的一個景點!其實,台灣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農、漁村,都曾經為台灣發展貢獻一定程度的心力,只因為產業的轉型,而逐漸式微,非常的可惜!
回到家後,恰巧看到公視的節目在討論地方發展的議題,其中就提到農村再生條例,農、漁村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,就舉到「桃米村」、「板頭村」及「綠竹筍」三個成功的例子,這些地方都保留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產,只是要怎麼將遊客留住,或是讓遊客一去再去,都是個棘手的問題,又要避免財團壟斷,防止過度商業化等等。
我想,我們能做的就是以實際的行動去幫助這些轉型成觀光農、漁村的地方,好讓大家都可以真正的認識台灣各個地方角落的特色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