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

2011-04-08二空、左營眷村之旅

    台灣,是一個文化非常多元的寶島,歷經荷蘭人、清朝、日本人及國民政府來台,與台灣原有的原住民、客家文化等等,可以說是有豐富歷史特色,也在台灣的建築史及土地上,留下了多樣性的痕跡,只不過非常可惜的,隨著時代的變遷、文明的進步,人們習慣汰舊換新的思維,都市規劃時,往往將這麼有文化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給淘汰掉,非常的可惜。
    今天,在出發前其實很擔心,這些眷村會不會已經消失了?很幸運的是,這麼值得保存的建築文化還留著!而且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!剛踏進二空眷村,就被晾在外頭衣服的這副景象給吸引,很貼近生活,卻格外吸人目光。








在二空眷村裡,最著名的莫過於二空樹屋了吧?也許有人認為,不過就是個樹屋嗎?但是,每一件事情,即便再小、再不起眼,都可能是某個人的夢想,這間樹屋是黃伯伯的夢想,哪個男孩不想要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呢?更何況,這間樹屋肩負的責任不只是個人秘密基地這麼簡單,這樹屋不屬於誰、它屬於二空眷村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就在二空樹屋旁,有一間工作室,裡面收藏了各式各樣的「生活骨董」,他們一一記錄了眷村人的生活以及回憶,二空人、二空人的記憶、二空人的村莊,一一在這裡呈現。

















    眷村裡,只要有樹的地方,幾乎就有個廣場和座椅,可以讓人們在茶餘飯後可以在這裡分享生活,在和煦的陽光,樹蔭底下,共同回憶過往的軍旅生涯、來台後思鄉之情,任何生活上的點點滴滴,都可以在這裡共享,我想,這也是村落裡人與人來往最重要的地方吧?




    這麼有歷史風味的村莊,一個小小的角落都可以教人感動萬分。








    抱著不捨的心情離開了二空新村,來到了左營明德新村,同為眷村,卻給人不同的感受,這裡之所以著名,是因為有藝術家在眷村牆上留下創作,賦予眷村不同的生命,但因為假日的關係,導致人潮眾多,尤其是藝術家作品的那些景點,所以並沒有拍到那些頗具特色的創意之作,還滿殘念的ˊ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 逛完二空及左營眷村,心裡產生不小的一波衝擊,二空眷村因為都市更新計畫,已經被拆除一半,且高樓已經佇立在一旁,產生了新與舊的強烈對比。只是,我們應該要思考,所謂「進步」的定義到底是甚麼?究竟怎麼樣算是進步呢?新的就一定是進步嗎?舊的事物陪伴我們走過歲月,難道不應該保存嗎?倘若將眷村全拆光了,那麼我們的後代要怎麼見證台灣歷史發展的文化足跡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